近期以来,“新基建”是一个大热的线日,中央政治局常务新利体育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短短一句话,让“新基建”成为热词。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从中央到地方,发力新基建已经是一个大势,相关概念股也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基建”?它新在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它的建设又该如何推进?
过去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铁公基”,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回报慢。相较之下,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投资主体更加市场化,社会资金的比例会更高。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20日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新利体育,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称。
传统基建内容即所谓的“铁公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水利等,其特征是资金投入大,刺激总需求,能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投资主体更加市场化,像华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都是新基建的深度参与者。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资金的比例会更高。”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说。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传统基建解决了物和人的连接,公路、机场的修建给区域带来繁荣的商业;而数字化新基建解决了数据的连接、交互和处理问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新的生产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改变着社会治理、生产制造、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说,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城市将变得更加智慧。
当前,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正加速应用到社会治理中,帮助各地解决政务、交通、应急等领域的难题。
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城市大脑”管理员可以通过门磁报警器收集150名独居老人的开关门情况,一旦有突发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作出响应;在重庆市合川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将“黑色外套”“黑色裤子”这些模糊的人物特征输入系统后,只需几秒钟,24小时内辖区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符合查询条件的几万张照片就跳了出来,再经过时间、地点等分析,就可以初步锁定失踪人员;在四川省成都市,市民只要点开“天府市民云”APP,进入“图书馆”页面,就能查询到成都图书馆、青羊图书馆等10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借阅情况等信息;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能够指挥调度16个下辖村居网格、63个疫情防控工作点开展智慧防疫……
这些其实都可以归于新基建的“功劳”,通过系列的数字技术,“新基建”可以让社会治理更精细、更高效,让群众办事“零跑腿”,让城市更安全。
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当前,新基建正为生产制造注入新动力。
新基建催生了一批智能工厂基建。在重庆市长安民生物流公司的“智能仓”中,工作的主力军是40台灵活的自动引导搬运车——AGV小车,工人只需要进行贴标签、发货等操作,仓内搬运工作均由AGV小车完成。
农业生产同样智能。蒙牛集团和阿里云联合打造的“数字奶源智慧牧场管理平台”,将奶牛全部连接上物联网,只需一部手机和一套软件就可以管理牧场了。
新基建让生产决策更加智能。海尔集团利用“海尔U+”大数据对电热水器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有了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海尔在产品研发时可以在保障用户洗浴舒适的前提下,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节水节电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鹏翥认为,大数据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创新决策时遇到的信息不完整和分析不合理问题,能很好地帮助企业正确把握决策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基建带来许多新的应用场景,极大方便了民众教育、医疗、出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疫情防控期间,“5G+教育”火了起来。2月28日下午,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在“上海热线G直播的“体育大课”。这一课堂,得益于5G网络的应用才能完成。
新基建让医疗资源分配突破空间新利体育限制。2月27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北京、上海、广州3地医疗专家通过“5G远程CT”进行在线G网络可以实时同步传输大量医疗影像,3地专家能够清楚看到患者CT、核磁等数据。
新基建让居家生活更智能。疫情防控期间,四川省绵阳市一家电梯公司研发出一款“智能防疫电梯”。乘坐电梯时无需碰触电梯按钮,通过语音或手机扫码就可以操作电梯。老旧电梯只需加装智能模块,就能升级为“智能防疫电梯”。
新基建将许多娱乐活动搬上云端。受疫情影响,人们无法到武汉大学观赏樱花,但是可以线日,中国移动正式上线了“樱花树下·爱和希望”大型直播活动,通过5G+VR(虚拟现实技术)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旅游”。
新基建固然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要理性看待。从国家到地方,都应该要做好政策引导、规则制定、配套建设等工作。同时,要避免“换汤不换药”“扎堆进入”等风险。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同时,在此前接受半月谈记者访问时,胡麒牧等专家也提出了一些新基建实施上要避免的误区。一要避免“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关注新基建项目是否混入大量铁公基项目。大量铁公基项目假借新基建的名目混入,会严重挤占资源,违背通过投资新基建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初衷。
二要避免造成新的产能过剩。过去几轮地方大规模投资中,上游很多濒临破产的“两高一资”企业不但被救活,而且在市场需求刺激下大上新产能,最终造成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环境污染。当前,依然要警惕为了刺激增长而放松对过剩产能控制的倾向。
三是避免杠杆率过高导致系统风险积累。按照各省份公布的计划来看,完成规模如此大的新基建投资,在现有财政收支情况下,财政赤字率提高不可避免。而且,由于新基建项目资金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不计入赤字的专项债,未来系统风险积累将会加大。要特别注意控制宏观杠杆率,一方面尽可能保持住金融去杠杆的成果,另一方面防范潜在债务风险。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新基建投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传统基建在一段时期仍将占据主要规模,要理性对待、认真分析新基建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尤须注意的是,新基建的投资门槛比传统基建要高,特别是科技门槛,这对资本的参与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民营资本,都应该在充分考虑杠杆率、投资回报率等因素后再入场。
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